文:林淑惠/時間:2016/12/27
一向對資通訊產業景氣榮枯精準預判的聯強總裁杜書伍,對於明年全球經濟景氣,直言2017年絕對不好,政治動盪造成人心惶惶,將牽動全球景氣搖擺不定。
而這種狀況將持續2年之久,杜書伍認為,2019年才有好轉跡象。
從產業景氣來看,杜書伍說,最近看到很多不確定因素,都是在蘊釀變化的過程,像產業裡的物聯網還處於蘊釀期,非得再花個2~3年去熟成它不行,而物聯網真正起飛期,也差不多就是2019年。
杜書伍認為,資通訊產業的新產品,像物聯網、人工智慧(AI)等產品,都還在蘊釀嚐試期,最有可能後年、甚至大後年才會比較成熟,才有機會形成一個比較高的產值,就像大家講數位匯流,同樣也講了4~5年一樣。
何況,物聯網(IoT)使用哪個頻段、那個標準規格,至今都還未統一,顯然物聯網產業真正成熟還需要再花一段時間。
另外,他認為全球資通訊產值未來即便有成長,也不是很大,隨便喊一喊10~20%的榮景,未來恐怕不容易再出現,因為,整個資通訊產業變化很大,而且要靠物聯網帶動起來,將是2~3年以後的事。
所以,他認為,全球資通訊產業即便可以成長也將只是微幅成長,因為基期已經太大了。
比較恐怖的是,這幾年靠智慧手機遞補NB、PC下滑的產值,問題是,智慧型手機的功能已經到了極限,造成換機期拉長,儘管資通訊是一個非常「迷人」的產業,不斷創造新東西,生命力也非常的強,但因為不斷創造新的東西,所以身處於競爭環境的企業,必須更加的戰戰兢兢,隨時都要面對挑戰的準備。
談接班 一定交給專業經理人
今年,聯強總裁杜書伍剛好工作屆滿40年,談到企業界CEO經常被問到的接班問題,杜書伍笑說,他應該還不到接班的年紀,但嚴格說起來,其實早在10年前,聯強就已經為接班做好了準備。
2005年開始,聯強在集團總部設置了七個品管室,從業務、運籌、風險、財務、人資、產品、一直到技術服務品管,把通路商營運該要有的資源及功能,利用每一組約15~20人的人力,規畫出每個營運機制,透過軟體研發中心開發成電腦運籌系統,並且經由不斷的統計、分析,把聯強在不同國家的營運模式,整合複置到其它國家。
由於每一個國家的商業環境不同,所以還會加入不同市場的客製化營運模式,形成一套又一套非常有制度的營運機制。
聯強每一年花在這些建立營運模式、大概就要2億多元,另外,還有一個200人的MIS團隊 、配合開發電腦系統,這部份一年大約花掉5億多元。
聯強還特別設立的一套資通中心,建構了公司內部網路,讓聯強全球建立起內部通話系統、視訊系統、以及監控網絡,讓就連遠在烏魯木齊的現場運作狀況,都可以透過這套系統,讓位於台灣的集團總部隨時掌握狀況。
藉由這套系統,各部門的主管都能夠隨時確定產品的品管狀況、確保品質以及效率。
這樣的機制,帶給聯強相當大的效益,杜書伍說,首先,各個營運單位的CEO,雖然各司其職,但背後都有一套完整的系統協助管理,如此一來,每一位CEO都變成了全方位的CEO。
另外一方面,對於聯強而言,在培養及挑選CEO時,也會變得比較容易一些,而各部門的CEO,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把專業的業務整合起來,再根據不同的市場去找出開拓業務的方向。每一個功能都有獨立的專業經理人,集團的接班問題就相對簡單多了。
2000年台灣很熱絡的討論接班問題時,杜書伍就已思考「接班為什麼那麼難」這個問題,一直到2005年建立起這套營運機制。
有關接班,杜書伍強調,聯強一定是交給專業的經理人。目前聯強全球共有九位CEO,當全球經濟產生變化時,聯強因為建立了真正的專業分工制度,所以也就很容易的找到適任的人勝任職位。